发布日期:2024-09-16 浏览次数:
基于本土市场,我国电动汽车不断向国际市场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认可。日前,比亚迪开始在日本市场销售其在当地推出的第三款电动汽车“海豹”,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小鹏、蔚来、SAIC等汽车公司也加快了“出海”的战略布局。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产品出海升级到品牌和产业出海。
今年1月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37.5%,市场规模和份额持续增长。出口81.8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2.6%。从出口目的地国家来看,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最大,墨西哥和巴西紧随其后;从地区来看,欧盟和东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尤其是纯电动乘用车。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在全球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首先,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整车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有一定优势,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稳定;电池生产、零部件生产、充电换电基础设施、整车设计、智能驾驶等重要产业链节点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其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产销市场,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几家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个产业生态逐步优化。与此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R&D投资不断增加,在电池、整车设计、智能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此外,电动汽车产业链涉及多学科、多产业,需要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及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的多学科、多学科专业人才。,而中国人力资源丰富。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国际化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是国内市场潜力发展难度不断增加,产销能力不断提高后,整个行业对国际市场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出口面临多重挑战,国际化进程受到影响。举例来说,欧盟从7月5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从17.4%到37.6%不等;从今年年初开始,巴西对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10%的关税;加拿大正在研究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政策。基于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逆风出海”需要有效应对。
加快深化电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布局。在适当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支持和鼓励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充换电基础设施企业。与R&D中心合作,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国际化和本土化,避免贸易壁垒。
持之以恒地提高R&D创新能力。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必然会加速。中国电动汽车工业必须加强芯片、自动驾驶、大模型、电池等核心部件的不断创新迭代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确保海外企业的利益。中国汽车公司的全球布局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在金融、法律、环境保护、劳动、知识产权等关键方面,国家不仅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合规能力,还要提高相关谈判和解决纠纷的能力,全面提高电动汽车行业面向全球的供应链韧性。